首页 金融 财经 科技 商业 新能源 新三板
数字 订阅 手机版
首页 > 新三板观察 > 公司> 文章详情页

特斯拉大动作!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,数据储存本地化…汽车数据监管迎来实质性突破

特斯拉的上海车展维权事件,既暴露了智能汽车数据监管的难题,也侧面推动了国内汽车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。5月25日晚间,特斯拉通过官方微博宣布:公司已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,

特斯拉的上海车展维权事件,既暴露了智能汽车数据监管的难题,也侧面推动了国内汽车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。

5月25日晚间,特斯拉通过官方微博宣布:公司已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,以实现数据存储本地化,所有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车辆所产生的数据,都将存储在境内。同时,特斯拉也将向车主开放车辆信息查询平台。特斯拉大动作!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,数据储存本地化…汽车数据监管迎来实质性突破 中国金融观察网www.chinaesm.com

该消息发布后,立即在网络上引发热议,不少网友认为这是特斯拉在华投资的必要条件。

今年5月初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《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(征求意见稿)》(下称《规定》),旨在加强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保护,规范汽车数据处理活动,进而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。

平安证券分析称,上述《规定》将成为未来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底层的数据隐私安全基础,为后续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设立了基本规则,并将有效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健康发展,形成信息安全和技术进步协同发展的趋势。

多起事故为特斯拉敲响警钟

近期,多起安全事故的发生,让特斯拉深陷舆论漩涡,尤其是上海车展维权事件,更是引起了整个行业关于汽车数据监管的热议。

数据显示,今年4月,特斯拉的上险量为1.20万辆,环比3月的3.47万辆大跌65.5%。与此同时,曾在资本市场上风光无限的特斯拉,今年以来也遭遇市值缩水,股价回吐涨幅。

业内人士分析称,接连不断的安全事故,正在让特斯拉跌破销量猛涨的“神坛”,而这也引起特斯拉的高度警惕。

5月25日晚间,特斯拉通过官方微博宣布称,特斯拉已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,以实现数据存储本地化,并将陆续增加更多本地数据中心。所有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车辆所产生的数据,都将存储在境内。

同时,特斯拉将向车主开放车辆信息查询平台。目前,此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。

特斯拉品牌部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,目前针对该数据中心没有更多可以透露的细节,一切均以官方信息为准。

特斯拉的举动,让人联想到此前苹果在中国建立的数据存储平台“云上贵州”,这是境外公司在中国实现数据存储本地化的一个典型案例。

新能源汽车独立研究员曹广平告诉证券时报记者,随着智能汽车、大数据产业以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,各行各业都需要一套关于数据的相关法律,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,都应该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活动。

汽车数据监管趋严

“从行业长期发展来看,应以数据分类分级为基础,数据生命周期为切入点,构建适应行业发展、确保数据安全、满足政府有效监管的数据管理体系。”
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部长王耀告诉证券时报记者,当前,针对自动驾驶数据的确权以及发生事故后车企公布数据的流程,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。特斯拉的维权事件,给整个行业提出了警示,即要进一步完善智能汽车的数据监管体系。

据国家发改委预计显示,2025年中国的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到 80%,数量将达到 2800万辆;2030年渗透率将达到95%,约为 3800万辆。

平安证券分析称,这意味着,在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过程中,汽车的安全问题不仅限于道路交通安全,还牵涉着数据安全防控。未来,智能汽车的信息安全问题将成为车联网发展中的重点关注内容。

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,近期,围绕着智能汽车的数据监管问题,行业内动作不断。

今年4月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汽车数据可信存证区块链平台,以从技术层面破解智能汽车数据存储成本高、难溯源等问题,最大化地保障智能汽车数据的完整性、真实性和可靠性。

5月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《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(征求意见稿)》(下称《规定》),旨在从法律法规层面系统规范汽车数据处理活动,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。

在这份文件中,详细说明了汽车重要数据的定义、汽车数据运营者的权责以及相关部门对于汽车数据监管的准则等。

平安证券认为,该《规定》是《网络安全法》在汽车领域的落实进一步细化,对整个行业的数据采集和应用划定了相应的红线和标准,将成为未来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底层的数据隐私安全基础,有效推动我国智能汽车的健康发展,形成信息安全和技术进步协同发展的趋势。

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同样认为,该《规范》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体系化的规范文件,对于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
文章来源: 证券时报
【慎重声明】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中国金融观察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,并自负法律责任。 中国金融观察网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
【特别提醒】: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,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web@chinaesm.com